生成式人工智能专题将不断更新以反映该领域的发展。请定期查看本页面以获取最新信息。
深圳大学图书馆目前不提供对本页面上列出的国内外工具的访问与应用支持。
诚邀反馈! 帮助我们完善“资源导航”体验,请填写《深圳大学图书馆生成式人工智能资源导航使用反馈问卷》。
(本页面更新于2025年6月18日)
最新AI政策
序号 |
发布时间 |
政策 |
发布机构 |
1 |
2018年4月 |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2 |
2023年7月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3 |
2025年3月 |
《关于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规范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指导意见》 |
深圳大学研究生院 |
4 |
2024年9月 |
《关于在科研活动中规范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诚信提醒》 |
中国科学院 |
5 |
2024年10月 |
学术出版中的AIGC使用边界 2.0版 文档
学术出版中AIGC使用边界指南2.0.pdf
(3.11 MB)
文档
学术出版中AIGC使用边界指南2.0英文版.pdf
(2.12 MB)
文档
学术论文期刊投稿诚信风险防范指南.pdf
(5.73 MB)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6 |
2023年9月 |
《学术出版中AIGC使用边界指南》 | |
7 |
2024年 |
图书馆人工智能指导原则 | |
8 |
2023年 |
《Guidance for generative AI i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 |
9 |
2024年 |
UNESCO |
|
10 |
2025年6月 |
《IFLA AI Entry Point for Libraries and AI》 | |
11 |
2020年10月 |
《IFLA Statement on Librarie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生成式AI简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AI)作为其重要分支之一,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学习大量数据,能够自主生成新的数据、文本、图像等,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的应用领域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实例:
- 文本生成:自动撰写新闻稿、文章、报告、社交媒体内容等。
- 图像创作:生成艺术作品、设计图案、广告图像等。
- 音乐创作:创作音乐旋律、伴奏、甚至整首歌曲。
- 视频生成:根据文本描述生成视频内容或对现有视频进行编辑和增强。
- 游戏开发:自动生成游戏关卡、角色、故事情节等。
- 数据增强:在数据科学领域,生成额外的数据样本以扩充训练集,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 个性化推荐:根据用户行为和偏好,生成个性化的内容或产品推荐。
- 语言翻译:自动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 代码生成:辅助程序员自动生成或补全代码,提高开发效率。
- 虚拟助手:提供自然语言交互,帮助用户获取信息或完成特定任务。
- 教育辅助:生成个性化的学习材料和练习题,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医疗辅助:辅助医生进行诊断,生成医疗报告或药物配方建议。
这些应用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创造性任务和自动化流程中的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应用范围和效果将持续提升。
如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AI时代的必读书单阅读相关书籍。(注:书单书籍图书馆均有馆藏,请点击图片链接借阅)
![]() |
![]() |
![]() |
![]() |
![]() |
电子书试读链接 | 电子书链接 | 电子书链接 | 电子书试读链接 | |
![]() |
![]() |
![]() |
![]() |
![]() |
电子书链接 | 电子书链接 | 电子书链接 | 电子书试读链接 |
Gen AI 工具导航
在本页面上列出了一些最近为学习和研究而开发的生成型AI工具。
在选择AI工具时,也要与您的课程教师、出版商和确认他们是否允许在准备研究或学习材料时使用AI工具,并注意它们可能引起的版权、隐私和数据保留问题。
深圳大学图书馆目前不提供对本页面上列出工具的访问支持。
通用GenAI工具
- DeepSeek深度求索:由深度求索公司开发的智能助手,基于预训练大模型,能回答问题、提供信息并协助完成多种任务,模型下载链接,如出现“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可尝试以下方式(均已部署满血版DeepSeek R1),相关学习资料见其他资源链接。
- 可申请深大专属DeepSeek(结合企业微信使用);
- 访问浙江大学满血版“浙大先生”通过CARSI登录使用,浙大系列公开课见其他AI资源;
- 硅基流动;
- 秘塔AI搜索;
- 问小白;
- 360纳米AI搜索/链接2;
- AskManyAI;
- 国家超算平台(超算互联网);
- 字节跳动火山引擎;
- 可申请深大专属DeepSeek(结合企业微信使用);
- 腾讯元宝:腾讯开发,基于混元大模型,具备中文创作能力以及复杂语境下的逻辑推理能力,已嵌入DeepSeek-R1模型。
- 豆包:字节跳动开发,智能对话工具,提供多种聊天和问答服务。
- Kimi Chat:国产的智能聊天机器人,提供多种语言和对话功能。
- Qwen Chat:阿里云推出的通义千问 QwQ-32B 推理模型,开源链接Hugging Face和 ModelScope。
- 通义千问:阿里云开发,AI问答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支持多种复杂问答任务。
- 文心一言:百度公司开发,智能对话系统,提供多种语言的对话和问答服务。
- 智谱清言:智谱AI公司开发,专注于中文文本分析和处理,可配置智能体。
- 讯飞星火:科大讯飞开发,支持多语种语音识别与合成)
- 百小应:基于百川大模型开发的AI助手。
- ChatGPT:OpenAI 开发,能够帮助解答问题、提供信息、撰写文本,其中内置的o1(高级推理)模型专注于复杂任务推理,能在科学、编程和数学等领域解决比以往模型更难的问题。
- Gemini:Google开发的AI工具,免费使用。PLUS版需付费。
- Claude:人工智能安全和研究公司Anthropic开发,专门用于代码生成的AI工具。
- Grok: X(前 Twitter)旗下 AI 研究实验室 xAI 推出的 AI 聊天机器人,基于 xAI 自研的大型语言模型(LLM)驱动。
- Llama:Meta公司最新开源推出的新一代大型语言模型,包含405B、8B、70B等多种参数规模的模型。
GenAI科研辅助
- 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
- 秘塔AI搜索:智能搜索引擎,基于大语言模型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专注于提升中文用户的搜索效率与体验,已嵌入DeepSeek R1模型并推出浅度研究模式(先想后搜)。目前已上线定制教学功能“今天学点啥?”,可选择讲解风格。
- 秘塔写作猫:AI写作工具
- 百度文库AI助手:百度开发,基于文心一言的一站式智能文档助手
- 星火科研助手:科大讯飞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联合开发的AI科研助理
- Paperpal:面向科研人员的AI写作工具
- Wordvice AI:AI写作辅助工具,向深大师生免费开放1个月资源试用,详见数据库使用流程
- Notion AI:Notion平台上的智能助手,可以自然融合AI能力处理协作、知识项目管理等任务
- 立理(littlit):AI学术工作站
- 通义效率:基于通义大模型的AI阅读助手
- Scite:通过智能引文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发现和理解研究文章,智能引文显示引文的上下文并描述文章是否提供支持或对比证据
- 中国知网CNKI研学平台及研学智得AI:(校内试用至2025.05.26)以“华知大模型”为底座,集学术搜索、中外文献研读、跨学科研究、科研选题、文献综述、科研写作、学术研讨、学术汇报、学习评估于一体的AI研究学习平台
- Consensus:由 AI 提供支持的学术搜索引擎
- SCISPACE+:通过对话的形式帮助理解论文,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并能够关联到相关的论文网络
- Elicit:能够通过智能搜索、自动总结论文、提取数据和分析信息等功能加速研究任务,帮助用户发现主题和概念
- Grammarly:英语写作辅助工具,提供拼写检查、语法校正和写作建议
- QuillBot:重写和总结工具,帮助用户改写文本和生成摘要
- 豆包“帮我写作”:中文写作辅助工具,提供写作灵感、自动生成和内容优化功能
- 有道翻译·AI写作:中文写作助手
- 有道速读:网易开发,AI论文和文档阅读助手。
- DeepL Write:DeepL推出的写作辅助工具,提供翻译和写作建议
- Jasper:AI写作工具
-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 Tableau AI:数据分析工具,提供智能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
- Flourish
- Akkio
- AI翻译
- DeepL翻译:准确的人工智能翻译工具
- 讯飞智能翻译平台
- 网易见外:网易推出的AI智能翻译平台
- 腾讯交互翻译:腾讯AI Lab推出的一款AI辅助翻译产品
- 象寄翻译
- 火山翻译:字节跳动推出的智能翻译工具
- 必应翻译: 微软必应推出的翻译工具
- Google翻译
- 彩云小译
- 百度翻译:200种语言互译
- 阿里翻译:阿里巴巴达摩院推出的多领域多语种的在线机器翻译
- 外语学习工具
- 多语言学习平台
- Duolingo(多邻国):采用碎片化课程、游戏化以及角色扮演的形式助力语言学习(核心功能免费);
- Busuu:内含个性化学习计划,采取互动式教学的形式,能够在语言学习社区进行交流(免费模式限制较多);
- Babbel:小语种学习平台,由语言专家精心设计的综合课程,侧重于实用的对话技巧(收费)。
- 词汇学习
- Memrise:使用助记符和记忆辅助工具的间隔重复抽认卡来优化学习(免费;部分高级功能收费);
- Mondly:根据场景学单词短语,利用语音识别、AR、VR 和聊天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来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免费版限制较多)。
- 口语对话
- Hi Echo APP:有道旗下的英语学习助手(付费);
- TalkAI:专注于AI学外语的应用,提供30多个AI外语角色,实用场景练习(付费);
- TalkPal:人工智能沉浸式对话,通过角色扮演、辩论和人物互动,在逼真的情境中提高语言技能(14天免费试用);
- ELSA Speak:有丰富的简短课程,通过游戏和挑战练习英语口语技能(付费)。
GenAI办公、学习助手
- PPT制作
- 通义效率:阿里开发,可一句话、上传文件、长文本生成PPT,生成的大纲可编辑;
- Kimi+ PPT助手:以对话方式生成PPT,可导入文件;
- WPS灵犀AI:WPS开发,通过主题、文档、大纲生成PPT,目前深圳大学信息中心联手WPS 365教育版为全校师生提供“灵犀”的体验机会;
- iSlide AI:一句话生成或导入文件生成PPT,可以下载插件;
- 美图设计室LivePPT:一句话或已有文本生成PPT,可在线编辑、切换模板;
- Prezo:支持中文提问(最好用英文);
- ChatPPT:主题一键生成,自动回复式对话进行:大纲确认、标题确认、选择模板等,初阶免费,高级付费,导出PPT限免;
- Gamma:可黏贴文本,根据笔记、大纲或现有内容一键生成PPT;可通过一行提示创建PPT;可导入文件或URL增强现有文档、演示文稿或网页的功能,可部分试用;
- 讯飞智文:科大讯飞推出的AI PPT生成工具,导出需付费;
- 博思AIPPT:可向AI提问生成 大纲、多种格式导入文件生成PPT、挑选模板创建PPT;
- AIPPT:AI智能生成、导入本地大纲、导入PPT文件、链接生成PPT,制作效率比较快,免费生成PPT的次数有限,导出需要会员;
- 笔格PPT:输入主题、导入大纲,PPT模板多样,生成次数有限,导出需要会员;
- 文多多AiPPT:输入主题、导入大纲,PPT模板多样,可免费导出PDF,导出PPT需要会员;
- MindShow:输入内容自动生成PPT,导出需会员;
- Tome:支持在线编辑排版,升级需付费;
- 百度文库:付费,可一句话、输入主题、输入文本、输入图片生成ppt,在线修改PPT;
- 笔灵AI:付费,输入PPT主题内容,可免费生成千字大纲,查看/编辑PPT大纲,生成完整PPT+自述稿可下载;
- Sankki闪击:输入文本,遵循一定的语法,通过文本转换为PPT。
- 表格制作
- 酷表ChatExcel:通过聊天与Excel进行交互的工具
- ajelix:处理Excel和Google Sheet表格的AI工具
- ExcelFormulaBot:AI将指令转换成Excel的工具
- FormX.ai:AI自动从表格和文档中提取数据
- Rows:在线表格处理工具
- Excel Formularizer:AI将文本数据转换为Excel公式
- AI思维导图
- 博思白板:在线协作白板工具,支持实时编辑、绘图、头脑风暴等功能
- Xmind Copilot:Xmind推出的基于GPT的AI思维导图助手
- TreeMind树图:支持AI对话生成思维导图以及上传图片转为可编辑的思维导图
- Mapify:AI思维导图总结工具
- 幕布:极简大纲笔记,一键生成思维导图
- AI办公
- 通义效率:阿里开发,包括音视频转文字的“实时记录”、长文档阅读的“阅读助手”以及PPT创作功能
- WPS灵犀:WPS推出的AI原生办公应用,专注于提升用户的办公效率与创作体验,现已接入DeepSeek-R1 671B,深大师生登录校园账号即可免费使用。
- 飞书妙记:飞书智能会议纪要和快捷语音识别转文字
- 科大讯飞:科大讯飞开发,涵盖随身语音记录助手“讯飞听见”、AI写作助手“讯飞写作”、多语种全场景同传服务“讯飞同传”、AI智能会议系统“讯飞会议”
- WPS AI:WPS开发,AI助手协助办公,涵盖写作、阅读、分析、设计几个使用场景。
- 腾讯会议AI小助手:腾讯会议,AI会议内容助理
AI搜索引擎
- 夸克AI:集AI搜索、网盘、文档、创作等功能于一体的应用
- 天工AI搜索
- 纳米AI搜索:360旗下AI搜索引擎,已嵌入DeepSeek-R1模型
- 百度AI搜索:百度推出的深度AI搜索引擎
- 秘塔AI搜索
- perplexity:国外热门AI搜索工具,支持Deepresearch
- 心流:阿里旗下推出的AI搜索助手
智能体
- Coze:字节跳动推出的智能体搭建平台,专为非技术用户设计,可与AI Agent 协同办公的扣子空间已开放内测
- 腾讯元器:腾讯开发,基于混元大模型,一站式智能体创作与分发平台
- 天工超级智能体:昆仑万维开发,涵盖文档、PPT、表格、网页、播客等5种模态的一站式生成智能体
- 智谱清言:智能体中心,可使用已生成的,也可以自主创建
- Kimi+:Kimi内置的智能体私人助理
- AutoGLM沉思:能探究开放式问题,根据结果执行操作的AI Agent,能够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
- Manus:中国的创业公司Monica发布的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自主智能体)产品,对于用户不仅仅是提供想法,而是能将想法付诸实践,真正解决问题
AI图像/视频/音频处理
- AI图像处理
- 即梦AI:字节跳动基于豆包大模型推出的AI平台,主要功能包括AI图片创作和视频生成
- 可灵AI:快手开发,新一代AI创意生产力平台,包括AI图片和AI视频工具
- 通义万相:阿里开发,AI绘画
- 文心一格:百度,图像生成工具
- Remove.bg:背景移除工具,可以快速去除图像背景
- 网易云课堂:AI设计工坊
- 设计师之家“AI绘画”:登录后点击“设计中心”-“AI绘画”可使用。
- ARC:腾讯ARC实验室推出的AI图片处理工具
- WHEE美图开发,AI素材生成器,提供多种滤镜和特效
- 吐司AI:AI绘画模型社区和在线生图平台
- 堆友AI:免费AI绘画和图像生成
- 腾讯AI Art:图像生成工具
- Adobe Firefly:Adobe图像生成工具
- Midjourney:生成式图像工具
- Stable Diffusion:StabilityAI推出的开源图像生成模型,能够生成高分辨率图像
- Dall-E:OpenAI开发的图像生成模型,可以根据文本描述生成图像
- AI视频处理
- 即梦AI:字节跳动基于豆包大模型推出的AI平台,嵌入PixelDance AI,主要功能包括AI图片创作和视频生成,同时支持文生视频和图生视频,能够一次性生成10秒的视频片段,模型具备出色的语义理解能力
- 可灵AI:快手开发,新一代AI创意生产力平台,包括AI图片和AI视频工具
- 海螺:能力和Runway接近,主体参考功能角色还原度高,适合需要二创的用户
- 剪映:用于视频剪辑,新手友好,支持AI一键成片、AI字幕等
- 万兴喵影:支持AI剪辑
- 度加创作工具:百度,AIGC创作平台
- 闪剪:AI数字人视频生成平台
- 腾讯智影:视频编辑工具
- 星火绘镜:科大讯飞,AI短视频创作平台
- 秒创:AI智能视频和数字人创作平台
- 智谱清影:智谱AI推出的AI视频生成工具
- Wonder Studio:AI自动为CG角色制作动画、打光并将其合成到真人场景中
- 即创:抖音,一站式智能创作平台
- 万兴播爆:AI数字人一站式视频创作平台
- Noisee AI:月之暗面旗下Tranquillitatis Inc开发的AI音乐视频生成工具
- Sora:OpenAI视频生成工具,提供自动剪辑和特效功能
- Runway:AI视频编辑工具,绿幕抠像、视频合成等
- Pika:Pika Labs推出的AI视频生成和编辑工具
- D-ID:AI真人口播视频生成工具
- Artflow
- Unscreen
- DeepBrain
- HeyGen:AIGC视频创建平台
- AI音频处理
- 网易天音:网易推出的一站式AI音乐创作工具
- Riffusion:AI生成不同风格的音乐,免费开源
- TME Studio:腾讯音乐推出的智能音乐创作助手
- 讯飞智作:AI转语音和配音工具
- Resemble.ai:AI人声生成工具
- Stable Audio:音乐生成工具
AI编程工具
- Trae:字节开发,提供传统的 IDE 功能,与 AI 深度集成,提供智能问答、代码自动补全以及基于 Agent 的 AI 自动编程能力,标配Claude-3.5-sonnet模型免费不限量
- Cursor:主流AI编程工具,基于VSCode开发,可使用Agent功能
- Fitten Code:由非十大模型驱动的AI编程助手,可以自动生成代码,提升开发效率,调试Bug,对话聊天,解决编程中遇到的问题,免费且支持80多种语言。
- Codeium:AI编程工具,帮助用户生成和优化代码
- 通义灵码:阿里推出的免费AI编程工具
- 腾讯云AI代码助手:基于混元代码大模型,一款辅助编码工具,提供技术对话、代码补全、代码诊断和优化等功能
- Bolt.new:提供写代码、预览和部署网站的一条龙服务
- GitHub Copilot:AI编程助手,提供智能代码补全和建议功能
- Tabnine: 注册后免费试用90天
- 代码小浣熊:免费AI编程助手
- CodiumAI:代码分析和优化工具
- Codiga:代码分析和建议工具,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IDE
- CodeGeex:AI编程助手
- AskCodi:AI编程工具
- Sketch2Code:微软,能够将手绘草图转化为HTML代码
AI建模工具
AI法律助手
- 北大法宝:我校购买了数据库资源,目前已搭载DeepSeek V3/R1模型,提供智能问答
- 通义法睿:阿里云推出的面向法律领域的行业垂类大模型产品,能够回答法律问题、推理法律适用、生成法律文书、检索法律知识等
- 法行宝:百度开发的AI法律助手
AI系列培训
关于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图书馆已于2024年秋季学期开展探索AI系列培训,主题如下,查看培训回放1(第一讲—第八讲)、培训回放2(第九讲—第十五讲)。
提示工程
提示词与提示工程
提示词是AI领域中一个关键的概念,它指的是在AI模型执行任务时,为了引导模型产生特定输出而提供的一段文字或数据,是与AI模型进行交互的一种方式,通过设计合理的提示词,人们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AI模型的输出,简单来说就是用户与AI对话的文本,本质上是用户给AI的一个问题或指令。
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是指通过优化和设计提示词,来最大化AI输出的效果,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大型语言模型(LLM)来处理各种应用场景和研究领域。它不仅仅是简单提问,而是要考虑如何将问题分解、如何设置上下文,以及如何提供细节背景等。核心目标是找到最优提示词,让AI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任务,并输出符合预期的内容。即,学会设计出“最聪明的提问”,以便AI能够聪明地回应你。
随着通用大模型的日益成熟,用户可能已无需严格遵循模板来构思提示词,AI工具能够深入理解用户需求,并进行自主解析与细化。然而,深入理解提示词的核心逻辑依然不可或缺。这也解释了为何“提示工程师”等新兴职业正在当代职场中悄然兴起。
提示词CO-STAR框架


提示词使用技巧
在向AI提问前,可以通过下述技巧获得更符合要求的回答,包括:
提供富含细节的背景信息(例:请帮我写一个发生在中世纪欧洲的奇幻故事,主要角色是一位年轻的女巫和她的龙伙伴,他们正在寻找能够拯救王国的神秘水晶);
明确任务和要求,避免模糊不清的提问(例:帮我写一篇300字的智能手表产品简介,重点突出功能和使用场景,面向技术小白);
学会角色扮演(例:假设你是一名初中老师,向一群从未接触过AI提示词的初中生们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实例解释AI提示词的基本概念);
分解复杂问题
-
问题拆分: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或子任务,这样可以逐一解决,避免一次性处理过多信息。
-
明确步骤:对于每个子问题,明确需要解决的步骤或需要考虑的因素。
-
优先级排序:如果问题有多个方面,确定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可以稍后处理。
-
要求逐步解释,索要出处和引用(文献调研)
-
步骤可以拆分成提炼主题、检查有没有遗漏的主题、基于每个主题列要点,再基于上面的生成总结
(例:我正在计划一次长途旅行,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预算、目的地选择、行程规划和行李打包。请帮我逐一分析这些因素,并标明出处,让我们一步步思考。)
确定约束条件和输出格式
-
约束条件:字数限制、内容范围、面向受众、设定边界、指定规则
-
输出格式:格式(列表、报告、论文)、结构、风格等
(例:用x个段落、100/3000个字总结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5个主要因素,并对每个因素进行简要解释;模仿《百年孤独》开头的风格,写一段200字的关于xx的对话)
常用的提示词
-
一步步思考(Thinking step-by-step)
-
请在回答前安静的思考(Please think quietly before answering)
-
详细说明
-
假设我没有专业背景
-
回答前先核实一下事实
-
避免使用行话
-
提供引文或来源
-
从xx角度分析
-
赞成和反对。。。
提示工程相关资源
1.提示词相关视频资源
2.AI提示词资源与工具
常见问题解答
什么是生成式人工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AI)作为其重要分支之一,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学习大量数据,能够自主生成新的数据、文本、图像等,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是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内容的技术。这种技术能够针对用户需求,依托事先训练好的多模态基础大模型等,利用用户输入的相关资料,生成具有一定逻辑性和连贯性的内容。与传统人工智能不同,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更能学习和模拟事物内在规律,自主创造出新的内容。
来自ChatGPT4o的回答: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通过算法和模型生成新内容的人工智能形式。它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文本、图像、音乐、视频等内容的创建。这类AI通过学习大量的数据,掌握特定形式的输出,然后生成与原始数据类似但又全新的内容。这些技术背后常用的方法包括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特别是变分自编码器(VAE)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创造新的内容,还能帮助优化和自动化许多创造性和分析性的任务。
来自人工智能助手Kimi的回答: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Generative AI)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能够基于已有的数据生成新的数据实例,这些实例在结构和分布上与原始数据相似,但具体内容是全新的。这种技术通常涉及机器学习中的生成模型,如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简称GANs)、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s,简称VAEs)等。
在使用Gen AI之前,需要知道什么?
生成式AI不是有意识的,也不是智能的。它是一个预测文本机器。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输出可能是不准确的、偏离主题的、肤浅的或不合逻辑的。
使用Gen AI的过程中,你需要:
- 学习学科知识来评估AI生成的内容;
- 对于需要人工判断的任务,输出将不令人满意;
- 输出可能不包含准确的来源或引用。可能必须手动插入或检查这些内容。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如生成内容的质量和真实性问题、版权和伦理问题等。
在哪里了解有关AI工具的更多信息?
进入图书馆主页-生成式人工智能专题(本页面);
到达“学习科研”专区,点击“生成式人工智能专题”链接进入,了解相应的内容;
使用AI工具是错误的吗?
答:总体而言,使用AI工具本身并没有错,随着AI时代的来临,需要各位不断探索Gen AI的潜力,并在这个重要的技术领域获得技能。请记住,许多AI工具基于机器学习等发展多年的技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道德规范。目前存在的挑战主要集中在AIGC的来源以及那些试图将AI生成的内容歪曲为自己原创作品的情况。另外,如果您正在使用AI完成研究成果,那么关键是要了解投稿的单位对AI使用的规定。
我可以免费使用哪些AI工具?
答:有多种 AI 工具集可供免费使用。您可以通过下面的途径点击使用:
虽然其中许多AI工具提供价格更高的高级版本,但很多都是免费的。请记住,此类应用程序中的用户数据都不会被保密。
可以在作业和出版物中检测到人工智能吗?
答:虽然有些平台声称能够检测到已提交作业/论文中 AI 的使用情况,但许多机构无法利用其传统的查重工具来访问 AI 编写的内容。应该注意的是,AIGC撰写的内容通常会与我们自己的写作风格有很大偏差。此外,AIGC编写的内容存在虚假信息或知识库有限的风险,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工具。
Gen AI 是否提供信息来源?
提供消息来源的文章、新闻媒体和网站可能是可靠性的指标,在真正使用时需要自行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AI工具可能会“撒谎”,可以通过点击链接和检索参考文献来进一步评估来源。
使用 AI 生成的内容要获得许可吗,是否会被视为作弊
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是否被视为作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大多数教师期望学生提交的书面作品是个人独立完成的,但学生可能认为,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并对其进行校对和修改,他们对最终产品有所贡献,因此是可以接受的。
使用任何工具或辅助技术,包括Gen AI,完成课程作业或撰写论文和学位论文之前,必须首先获得学校、教师等授权。授课老师可以在教学大纲或要求中中明确指出是否接受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以及如何在课堂上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如果学生选择使用生成式AI技术进行写作,他们需要确保将使用情况告知教师,以确保其使用既符合学术诚信也尊重知识产权,并满足相关个人或组织的期望。
如果我利用了人工智能,是否应该在我的工作中将其归功于人工智能并引用?
答:是的,应该引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请务必及时引用或标注Gen AI工具和应用程序插件的使用情况。这种标注和引用可确保其他人知道何时使用Gen AI生成内容,并减少对信息来源的误解。使用Gen AI写作或发表时,请务必遵循课程讲师或期刊或稿件出版商/编辑提供的指导。例如,有些可能要求将Gen AI列为作者,而有些可能仅要求致谢。
- 对于生成电子邮件和语法修改,除非你只是复制和粘贴人工智能对询问的回复,否则无需引用人工智能。请记住,即使它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你仍需对所有内容负责。
- 对于演示文稿PPT、课程作业等,任何生成式 AI 工具的使用都必须得到授课教师的批准。如果用于出版物或论文,出版商会规定需要注明所使用的AI的来源。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引用规范的描述。
使用 Gen AI 时,我如何有效地保护个人的数据和信息?
为了保护个人的数据和信息,请勿在Gen AI工具中输入敏感、机密或受限制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机密、任何知识产权或未发表的研究数据、出口管制数据以及其他敏感的人力资源、业务或行政数据。
我能够完全信任 Gen AI 生成的内容吗?
请记住,Gen AI系统是会出错的。响应可能不准确、具有误导性,甚至完全是捏造的。因此,在依赖或公开发布Gen AI工具生成的所有输出之前,您应始终检查并评估其准确性。
如何利用生成式AI解决数学问题?
不要试图让AI直接回答数学问题,因为这几乎肯定会得到一些看起来专业的废话,让AI扮演合作者的角色,帮助你找灵感与查资料,而后让它提供策略建议。
事实上,相比直接把问题复制粘贴给生成式AI工具,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解决数学问题:
- 首先,做一些提示工程,明确生成式AI的“身份”和“目标”。其中身份是“一个擅长给技巧性建议的数学合作专家”,目标是“提供一些建议”而非解决问题。
- 然后,相比直接把大段公式复制进生成式AI提问栏(确实可以这样做),选择将问题描述转成Markdown格式。
- 最后,涉及需要生成式AI自己查找资料的内容,将它转变成一个引用注释,并在结尾给出网址。
学术伦理与引用规范
生成式人工智能引用规范建议
如果您选择使用 ChatGPT 或其他一些 AI 技术进行写作,请确保在他们规定的相关政策和许可范围内工作。每种引文风格对引用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工具都有不同的建议。
- APA 7:
- 引用格式:Open AI. (Year). ChatGPT (month day version) [Large Language Model].
- 说明链接:https://chat.openai.com/chat(如何引用Chat GPT:https://apastyle.apa.org/blog/how-to-cite-chatgpt)
- 具体内容:如果您在研究中使用过 ChatGPT 或其他 AI 工具,请在“方法”部分或论文的类似部分描述您如何使用该工具。对于文献综述或其他类型的论文或回应或反应论文,您可以在介绍中描述如何使用该工具。在您的文本中,提供您使用的提示,然后提供作为响应生成的相关文本的任何部分。
- MLA 9引用格式:"Prompt text" prompt. ChatGPT, day month. version, OpenAI, day month year, chat.openai.com/chat
- Chicago引用格式:ChatGPT, response to "Prompt text," OpenAI, month, day, year, https://chat.openai.com/chat
- Elsevier爱思唯尔政策规定:作者可以在投稿前的写作过程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辅助技术,但只能为了提高论文的语言和可读性,并按照爱思唯尔的指示进行适当的披露。作者指南在新标签页/窗口中打开.编辑可以在论文底部的参考文献列表前的单独部分找到此类披露。如果编辑怀疑作者或审稿人违反了我们的人工智能政策,他们应该通知出版商。
- IEEE规定:在论文中使用人工智能(AI)生成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形、图像和代码)应在提交给IEEE出版物的任何论文的致谢部分进行披露。应确定所使用的人工智能系统,并确定论文中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特定部分,并附有关于使用人工智能系统生成内容的级别的简要说明。使用人工智能系统进行编辑和语法增强是常见的做法,因此,通常不属于上述政策的意图。在这种情况下,建议进行上述披露。
- Nature声明: AI 作者身份:大型语言模型 (LLM),例如 ChatGPT,目前不符合我们的作者身份标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身份的归属伴随着对工作的责任,这不能有效地应用于LLM。 LLM的使用应正确记录在手稿的方法部分(如果没有方法部分,则在适当的替代部分)。
- Taylor & Francis:生成式AI工具不得列为作者,因为此类工具无法对提交的内容承担责任,也无法管理版权和许可协议。著作权要求对内容负责,通过出版协议同意出版,并就作品的完整性提供合同保证,以及其他原则。这些是人类独特的责任,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无法承担。作者必须在文章或书籍中通过声明明确承认对生成式 AI 工具的任何使用,其中包括:所用工具的全名(带有版本号)、使用方式以及使用原因。对于文章提交,此声明必须包含在“方法或致谢”部分。图书作者必须尽早向他们的编辑联系人披露他们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意图,以获得批准——无论是在提案阶段(如果知道的话),还是在必要时,在手稿写作阶段。如果获得批准,书籍作者必须在书籍的序言或介绍中包含该声明。这种透明度水平确保编辑可以评估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是否已被使用,以及它们是否被负责任地使用。Taylor & Francis 将保留其对作品出版的自由裁量权,以确保完整性和准则得到维护。
- PLOS:PLOS希望文章应报告列出的作者自己的工作和想法。其他来源提供的列为作者,因为此类工具无法对提交的内容承担责任,也无法管理版权和许可协议。著作权要求对内容负责,通过出版协议同意出版,并就作品的完整性提供合同保证,以及其他原则。这些是人类独特的责任,生成式人工任何贡献都必须清楚正确地注明出处。人工智能 (AI) 工具和技术对研究或文章内容的贡献必须在“方法”的专门部分明确报告,或者在缺少“方法”部分的文章类型的“致谢”部分中明确报告。本节应包括所使用的任何工具的名称,作者如何使用该工具并评估该工具输出的有效性的描述,以及明确说明研究的哪些方面、文章内容、数据或支持文件受到人工智能工具使用的影响/生成。
- Sage:当您向 Sage 或 Corwin 提交任何形式的内容(包括期刊文章、手稿和书籍提案)时,您需要告知我们您的作品中出现的任何 AI 生成内容(包括文本、图像或翻译)。这将使编辑团队能够就您的提交做出明智的出版决定。
其他AI资源
- 清华大学
- 图书馆AIGC专题资源导航
- DeepSeek学习资料
-
文档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202502-附知识库.pdf (4.77 MB)
-
文档文档清华大学第三弹-普通人如何抓住DeepSeek红利.pdf (4.47 MB)文档
-
文档DeepSeek与AI幻觉-清华大学-附知识库.pdf (3.43 MB)文档清华大学:文科生零基础AI编程:快速提升想象力和实操能力.pdf (15.17 MB)
-
- 武汉大学图书馆“人工智能资源导航”
- 四川大学图书馆“生成式人工智能专题”
- 浙江大学DeepSeek系列
- 公开课
-
学习资料:
文档浙江大学2025年DeepSeek行业应用案例集解锁智能变革密码153页.pdf (5.03 MB)
- 公开课
- 上海外国语大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专题”
-
北京大学DeepSeek学习资料
文档北京大学-DeepSeek系列-提示词工程和落地场景.pdf (18.43 MB)文档北京大学DeepSeek系列-DeepSeek与AIGC应用.pdf (14.29 MB) - 香港大学 AI in Education(AIED) AI Literacy: Home
- 香港科技大学 AI Literacy for End-Users: Use AI Wisely
-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 Guideline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Using AI Tools
-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图书馆 人工智能工具和资源
-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人工智能与教育指导中心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图书馆 生成式AI指导 - 加州理工学院 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工具使用指南
- 北伊利诺伊大学 ChatGPT and Education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 AI tools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cluding generative AI
- 麦吉尔大学图书馆AI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