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PO发布《2019产权组织技术趋势—人工智能》

WIPO发布《2019产权组织技术趋势—人工智能》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2019产权组织技术趋势人工智能》报告,旨在为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决策者提供更好的知识基础,以便就人工智能的未来和这一快速发展领域内的政策及监管框架展开讨论。研究分析了与AI发明相关的专利数据,以及科学出版物、诉讼活动和收购活动数据,审查人工智能过去和当前的趋势,同时就这一领域在今后几年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洞见。

人工智能相关发明蓬勃发展,从理论转向商业应用

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出现以来,创新者和研究人员已经提交了34万件与AI相关的发明申请,发表了超过160万份科学出版物。值得注意的是,与AI相关的专利申请正在快速增长:已确认发明中有半数以上是2013年以后公布的。

虽然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学出版物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但人工智能科学出版物到2001年左右才大量出现,约早于专利申请量激增(2013)十二年。此外,科学论文与发明的比例从2010年的81降至2016年的31 ——这表明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从理论研究转向商业产品和服务应用。

机器学习是专利公开的主要人工智能技术,并占所有已确定发明中三分之一以上(134,777项专利文献)。机器学习相关专利的申请量每年平均增长28%,2016年有20,195件专利申请提交(2013年为9,567件)。

使人工智能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机器学习技术是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这两者就专利申请量方面而言是增长最快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学习在2013年至2016年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75%2016年的专利申请量达2,399件;同 内,神 率为46%2016年的申请量为6,506件。

在人工智能功能应用中,包括图像识别的计算机视觉最受欢迎。与AI相关的专利(167,038件专利文献)中有49%提到了计算机视觉,平均每年增长24%(2016年专利申请量达到21,011件)。

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利不仅公开了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它们通常也涉及具体应用领域或行业。分析发现,许多行业和领域正在探索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本分析涉及20个应用领域,其中有62%的人工智能专利数据中至少提及一个领域。这些领域是:电信(在所有已确定的专利文件中占15%),运输(15%),生命和医学科学(12%),以及个人设备、计算和人机交互(HCI)( 11%)。 其他领域包括银行业、娱乐业、安全行业、工业和制造业、农业、网络(含社交网络、智慧城市和物联网)。

70%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发明提到AI技术、应用或领域的结合。其中最常见的组合是: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视觉与交通、电信和安全;本体工程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与生命和医学科学。这些组合预示不久将来人工智能将快速发展的领域。

来自日本、美国和中国的公司在专利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前30AI专利申请人中有26名是公司,只有4名是大学或公共研究组织。提交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的前20家公司中,有12家来自日本,3家来自美国,2家来自中国。日本消费电子公司的表现尤其突出。

IBM和微软是人工智能专利相关领域的领导者。IBM拥有最多的AI专利申请量,共有8,290项发明,其次是微软的5,930项。两家公司的专利涵盖了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领域,表明它们并未将其活动限制在特定行业或领域。排名前三到五的申请人还有东芝(5,223项),三星(5,102项)和NEC4,406项)。中国国家电网进入前20名,从2013年到2016年,其专利申请量平均每年增加70%,特别是通过观察大自然的仿生法机器学习技术和采用监督形式的支持向量机。

大学对特定领域人工智能研究作出显著贡献,中国大学功不可没。尽管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在一些人工智能领域,如分布式人工智能、一些机器学习技术和神经科学/神经机器人学中,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处于领先地位。在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排名前二十的学术机构中,有17个是中国机构,在人工智能相关的科学出版物前二十的机构中,有10个是中国机构。中国的学术机构在新兴的深度学习技术方面尤其强大。中国科学院是领先公共研究机构申请人,拥有超过2500个专利家族,在人工智能领域发表了超过20000篇科学论文。此外,中国科学院拥有最大的深度学习专利组合(235个专利家族)。中国的机构正在巩固自己的领先地位,从2013年到2016年,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超过或者持平其他大多数国家的机构。

在申请量最多的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中,韩国电子和电信研究所位居第二,在所有专利申请人中位列前30名。在专利申请前500强中,167个是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其中110所来自中国,20所来自美国,19所来自韩国,4所来自日本。有四家欧洲公共研究机构进入500强;欧洲排名最高的机构是德国费劳恩霍夫研究所,排名第159位,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Alternative Energies and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排名185位。

深度的报告内容请参考https://www.wipo.int/edocs/pubdocs/en/wipo_pub_1055.pdf

 

丁培,卢欣宇编译自:WIPO’s First Technology Trends Study Prob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ttps://www.wipo.int/edocs/pubdocs/en/wipo_pub_1055.pdf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