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区块链、加密货币、和去中心化金融应用激增,区块链相关技术的专利申请数量激增。尽管多国专利局早期不承认区块链技术专利的可专利性,但近年来许多国家专利法和专利审查条例已经进行相关修订承认了区块链技术的可专利性。相关条例的修改促进了相关专利的申请活动。
区块链可用于加密货币的交易分类账。早期,大多数国家的专利法都将金融科技发明视为不符合专利资格的商业方法,理由是金融科技发明缺乏足够的技术特征,仅仅是心理过程、数字公式或者组织人类活动的方法。但是,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技术系统。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由越来越多的电子记录组成,这些电子记录又通过密码学安全地链接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具有难以篡改的优点。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其应用从金融科技领域扩展到其他行业,例如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大数据、网络安全和基于区块链的消费电子。其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也促使专利局修改专利法和审查条例,促进了区块链专利的申请数量的增加。
以下是区块链专利在一些国家/地区专利法律法规情况:
美国
美国是专利申请最为友好的国家。最早的区块链发明专利就是在美国授予的。但是早期由于区块链专利可专利性标准的混乱,美国区块链专利申请也遇到过阻碍。
认识到问题后,美国专利商标局在2019年发布了一份修订的专利主题资格指南,为评估软件和商业方法提供了一个结构化框架。该指南有效地简化了对区块链相关专利的审查,并明确了加密货币、去中心化金融和金融技术发明的专利资格标准。目前,美国基于区块链的发明有近3万项专利申请和1万多项专利授权。
中国
由于中国的加密货币、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初创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近年来区块链、加密货币和金融技术发明的专利申请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和腾讯,以数千项区块链专利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区块链和金融科技技术对经济的重要性,在2019年呼吁企业加快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同年晚些时候,国知局进一步修订了专利审查指南,纳入了区块链方法的实例,进一步放宽了区块链技术的审查程序。目前,中国有近3.5万相关发明申请和约9千项发明专利授权。
欧盟
欧盟在处理与商业有关的发明方面,比美国和中国审核更加严格。欧专局相关法规规定,专利的权利要求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并且对现有技术做出了显而易见的技术贡献。欧洲专利局认为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多学科技术,相关专利申请可能包括与网络、计算机和通信相关的权利要求,这些通常被视为技术;也可能包括与数学和商业方法相关的权利要求,而这些通常不被视为技术。因此,为了提高在欧专局获得专利授权的机会,区块链相关的专利申请应尽量减少对非技术特征的关注,并强调发明的技术特征。目前,欧专局已经收到了约2千份区块链相关技术的专利申请,已经有约500项专利获得授权。
日本
日本专利局对区块链相关专利申请的审核相对宽松。尽管日本专利法在区分技术和非技术特征方面遵循与欧专局类型的框架,但日本对商业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涵盖了区块链相关发明专利申请)的授权率超过50%。但这并不是说任何与区块链相关的专利申请可以在日本自动获得授权。例如,区块链内的数据是不能申请专利的。然而,用于区块链/加密实现过程的设备/方法和程序通常认为符合专利条件。日本现有1700项区块链、加密货币和金融科技发明专利。
韩国
与中国日本类似,韩国专利法对区块链相关的专利申请持积极态度。根据韩国专利法相关规定,区块链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都可以申请专利。区块链核心技术涵盖设计使用区块链/加密货币的数据传输或交易,应用技术涵盖区块链网络在金融、安全、加密货币等方面的应用。由于区块链技术的两个方向都被认为符合专利条件,所以韩国是申请区块链、加密货币和金融科技专利最容易的国家。因此,韩国区块链相关专利申请的数量从2015年的几十件指数增长至2019年的近1500件。
以上,区块链、加密货币和金融科技方面的创新大有可为。美国、中国、日本、韩国、欧专局相关专利授权的快速增长表明区块链相关技术可专利性良好。但是,为了顺利地获取区块链相关专利授权,发明人及专利代理人应该了解不同国家专利局的不同专利资格要求和标准,采用相应的专利文本撰写和申请策略。
来源:https://www.natlawreview.com/article/global-perspective-patenting-blockchain-crypto-and-defi-technolo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