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知识产权创新与情报信息素养科普基地 获省社科联认定为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深圳大学知识产权创新与情报信息素养科普基地 获省社科联认定为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根据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认定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通知》(粤社科联通〔2022〕51号),深圳大学知识产权创新与情报信息素养科普基地(以下简称为“科普基地”)获认定为广东省标准型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是深圳大学入选的4个标准型社科科普基地之一。科普基地将依托深圳大学图书馆及深圳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开展知识产权和情报信息素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科普工作。

近年来,深圳大学图书馆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和情报信息素养的科普活动。图书馆践行以书育人、以文化人,通过 “4 •23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荔园读书节”等阅读推广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知识产权知识、科技知识的普及工作,2020年度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称号。图书馆在广东高校率先成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并获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创新科普活动,包括承建深圳高校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举办深圳高校知识产权大数据检索知识竞赛和知识产权知识培训,知识产权资讯简报等各类专利信息报告等。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021年开展的“做好分级分类、支撑精细化管理”服务案例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年度优秀服务案例,2022年发布的《深圳市高校专利情况分析白皮书》展示出深圳市各高校的专利实力,被科学网、羊城晚报客户端、南方日报新闻客户端、深圳特区报读特新闻客户端等多家媒体转载报道。在情报信息素养教育和科普方面,图书馆重视新生入馆教育,通过信息素养公选课程系统性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形成了“1小时主题培训”、嵌入课程培训、院系预约专场培训等多样培训方式。除了课程培训外,还通过制作微视频、发布各类宣传推文,组织信息素养竞赛,建设信息素养培训平台等多渠道向师生普及信息素养知识,提升大学生情报信息素养。教学和培训案例在“2021年广东省高校图书馆本科教育支持创新案例大赛”上获二等奖。

深圳大学知识产权创新与情报信息素养科普基地将以《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指引,借助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深厚的专业背景和信息服务经验,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结合深圳特区发展需求和特色,因地制宜,建立融合知识产权创新与情报信息素养的双环绕型科普体系,充分利用高校校园环境,创新科普新模式。未来将从举办科普书展、科普知识推介入手,更进一步,推进科普动漫视频制作、科普读物创作、科普知识竞赛等工作,打造科普活动品牌,营造知识传播的文化氛围。坚持科普基地创建与科普文化服务相结合,实现科普活动建设与科普信息服务协同可持续发展。

图片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