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超表面(RIS)可以改变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性能,并已成为一种关键的拓扑技术进步,可用于弥合5G/5G-Advanced与6G之间的差距。它有望在不增加大规模电池致密化成本的情况下提高频谱和能效,并正在解锁无数新的用例。RIS受到了众多关注,相关机构争相为5G-Advanced和6G创建SEP专利组合。
分析发现,绝大多数RIS专利都是在过去十年间公布的。图1显示了2010年至2022年的专利申请趋势,凸显出全球对探索和保护RIS商业化研发工作的兴趣与日俱增。随着技术进步和日益成熟,以及标准化的顺利进行,我们很可能会看到未来几年专利申请的加速。
图1专利申请年度趋势(全球)
图2对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5位的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活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与提交优先权申请的国家/机构保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大公司(如高通公司)成为领跑者,其次是三星、华为、NEC、NTT Docomo、中兴和索尼。这些公司在不同国家提交了优先权申请,考虑到它们的全球业务和子公司,这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东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空军航空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等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只在中国提交了优先权申请。这些申请活动活跃的申请人在塑造基于RIS的解决方案的格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未来的无线网络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图2优先权申请的前10申请人
按技术来源国对RIS专利进行了分析,以突出RIS技术集群。表1列出了前五大技术来源国、源自每个国家的专利比例以及从这些国家申请专利的有代表性的受让人名单。中国遥遥领先,53%的RIS专利源自中国。其次是美国,占21%,韩国占10%,日本占9.8%,英国占1.1%。
图2还凸显了申请策略背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来自中国的申请人申请专利的比例最高(每个INPADOC系列有一个代表),但许多专利只在中国申请(如图2所示),并没有美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或欧洲的对应专利申请。这意味着它们的保护水平目前仅停留在中国。这些RIS专利通常是理工大学申请,其研究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机构赞助。申请专利是一种获得声誉的手段,可以转化为更多的资金。申请专利也被认为是证明研究成果影响力的一种手段。随着RIS的商业推广加速,可以预见,这些关键的大学专利很可能会被在5G许可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中国公司(如华为、Vivo和中兴通讯)收购。此外,当RIS应用规模扩大时,大学研究工作与RIS目标相一致所获得的技术专长也将至关重要。与中国的创新基础设施相比,其他国家的RIS创新主要由在多个司法管辖区申请专利的行业参与者主导。
表1技术来源国分布
来源:https://www.lexology.com/library/detail.aspx?g=13b9c0b0-61bb-42ad-8d38-fe03bf228a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