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Plotkin是美国马萨诸塞州Blueshift IP LLC律师事务所的一名专利律师。在路透社发表一篇评论文章,主要内容是AI如何影响专利制度。Robert Plotkin首先回顾了AI的发展历史。
自1956年“人工智能”提出以来,该领域长期处于炒作远远超过了其实现能力的状态。在过去的几年,特别是自OpenAI发布ChatGPT以来,人工智能已经开始以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形式提供实质性的实际成果,并以极快的速度被众多行业采用。
虽然大部分公众关注的焦点是大语言模型(LLMs)为自然语言查询提供自然语言答案的能力,但人工智能也被用于促进从制药到机器人到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发明。这种利用人工智能来推动创新的做法对专利制度有重大的潜在影响。
例如,人工智能正被用来简化传统复杂、耗时长和昂贵的药物发现过程。在2021年的一次采访中,Moderna公司的首席数据和人工智能官Dave Johnson说,在Moderna公司开发COVID-19疫苗的过程中,机器人自动化、流程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算法的使用使该公司能够从一个月生产约30个mRNA到一个月生产约1000个,无需额外增加资源并且生产的mRNA质量更好。
人工智能对专利制度提出的主要挑战
全世界的专利法是在人的发明的背景下制定的,以刺激人类发明者从事发明活动并向公众披露其发明。人工智能至少可以部分实现发明过程的自动化,这样就引发了各种问题,即如何将专利性的法律适用于在人工智能协助下开发的发明。
例如,Stephen Thaler将一个名为DABUS的人工智能系统命名为世界各地申请的专利的唯一发明人,从而迫使专利局和法院确定专利法是否允许人工智能系统成为专利申请的命名发明人。尽管到目前为止,Thaler的所有尝试都失败了,但他的努力引起了公众对人工智能发明人这一话题的重大讨论。
例如,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在2023年早些时候就与人工智能发明权和专利性有关的各种问题正式征求公众意见。这些问题主要有:利用人工智能协助发明过程的发明是否可以获得专利授权,人工智能发明是否会引起专利所有权问题,美国专利商标局是否应该扩大其关于发明权的指导以解决人工智能问题,以及是否应该根据人工智能对发明的贡献所引起的问题进行任何法定修改。
人工智能协助发明创造的主要方式是生成、评估和过滤候选技术方案,例如上述Moderna例子中的候选药物。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发明家。与之相反,将人工智能嵌入到发明过程中,会产生一个人机结合团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人工智能也可以用于扩充应用过去的发明,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3D打印,甚至是概念工具,如数学。
如果一个使用人工智能辅助的发明设计者能比不使用人工智能的发明设计者更有效地进行工作,那么使用人工智能对专利法的非显而易见性要求会不会产生影响。就像某些特定的技术或科学领域(如药物开发领域),通常发明人都拥有博士学位,相比某些领域的专利发明人通常只有学士学位,其专利法的要求更高。
如果人工智能被广泛用于协助某一特定领域的发明,那么美国专利商标局和法院是否应该对该领域的发明采用比其他方式更高的非显而易见的标准?换句话说,人工智能在发明中的广泛使用是否应该提高非显而易见性的标准?我不知道关于这一点的任何决定性案例,但我怀疑,不久之后,专利审查员或专利侵权诉讼中的被告就会试图对专利申请适用更高的非显而易见性标准,因为人工智能在发明过程中的使用。
许多人工智能系统的一个特点是,人类很难或不可能理解人工智能系统的输出结果。这反映了人工智能不可捉摸的特性。例如,在一个神经网络被训练来区分猫和狗的图像的情况下,人们无法解释该模型究竟是如何区分猫和狗。相反,传统的软件是由人类程序员创建的,他们编写的源代码可以被其他程序员理解。无法理解和描述人工智能系统及其输出,给专利撰写带来了问题,代理人无法在专利文本中进行相关解释。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不可以克服。毕竟现在有类似的情况。在化学和生物领域,发明人发明一种材料或者一种化学成分,可以通过实验证明其具有某种功能,但发明人无法解释原理。
专利法允许这类发明以各种方式获得专利,即使其相关原理并不清楚。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利可能会受益于这种先例,这将要求专利律师和审查员将通常在化学和生物艺术中发现的做法应用于那些原本被认为只属于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发明。
结论
大型语言模型的兴起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但一般公众和许多法律界人士还没有开始认识到人工智能在发明过程自动化方面的巨大应用。然而,美国专利商标局已经抓住了这一日益增长的趋势,并正在努力寻求公众对人工智能在发明中的应用以及对专利法和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政策可能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得到更新的潜在方式的意见。
人工智能对适用于发明权、非显而易见性、书面描述和授权的法律标准提出了一些具有挑战性但并非不可克服的问题。现在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时候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积极主动地处理这些问题,而不是被动地处理,从而使专利制度能够在准确理解当今发明创造方式的基础上继续促进创新。
来源:https://www.reuters.com/legal/litigation/how-ai-is-affecting-patent-system-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