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12-23.http://ex.cssn.cn/gd/gd_rwhn/gd_ktsb/ygadwqkjcxyzscqbh/
201912/t20191223_5063619.shtml
2019年9月1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是以大数据中心和平台为支撑,以区域或专业性公共服务节点为骨干、社会化信息服务机构为网点的结构体系,高校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多元参与,这里特别提到高校、科研机构要参与承担公共服务的工作。各地区都很重视校级知识产权中心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建立校级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有80多所,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成员最初是22家,现在已经发展到50多家,广东省、广州市都很重视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的建设,给高校这一块特别设置了一些项目来支持推动中心的建设,广东现在有11所高校建立了校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中心的建立对于高校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强效能评估和评估管理才能更好地提升自我建设的水平。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实践探索方面,要从中小学就开始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服务意识,知识产权咨询、专利检索、专利查新、专利分析、专利资源导航,利用信息提高创新的起点,提高专利的质量。当然,在建设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首先是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建设有待加强,其次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是非常紧迫,最后是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需要更加完善。在对策上,首先是通过培养培训、引进等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其次是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包括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的广度、深度和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