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出品,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专业团队会同业内专家共同研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年度报告2017》(下称《年报》)在苏州发布。《年报》建议,我国要加快完善人工智能(AI)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专利风险防控机制。
《年报》认为,从技术角度看,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必然要依托之前的诸多科技成果;产业的发展也是融合性的,涉及许多应用领域,因此,知识产权保护非常重要。近年,人工智能热度陡增,相关诉讼数量明显上升,加强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迫在眉睫。
《年报》建议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建设人工智能公共专利池;支持企业加强人工智能重点技术和应用领域核心专利培育,力争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核心专利;鼓励企业参与相关标准制定,增强标准与专利政策的有效衔接;探索建立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合作授权机制和专利风险防控机制,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成果加速转化,带动人工智能产业化。
人工智能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最高奖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永久落户,苏州正加速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目前,苏州在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2017年,微软苏州研究中心、华为苏州研究所、科大讯飞等相继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当地思必驰、驰声科技、华兴致远、车萝卜等细分领域创业企业崭露头角。
日前,中国经济信息社与苏州市在人工智能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将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建人工智能产业智库。中经社将把苏州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基地,研究并发布人工智能系列信息智库产品。(王梦菲、钱贺进)
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2018-05-23.http://www.ipr.gov.cn/article/sjzl/gn/201805/192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