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发布增材制造创新趋势报告

EPO发布增材制造创新趋势报告

2023年9月19日,欧洲专利局发布《增材制造创新趋势》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3至2020年期间,3D打印技术相关的国际专利家族专利申请数量以年均26.3%的速度增长,是同期整体专利申请复合年增长率的8倍。
图片 1

3D打印市场参与者正在更加多元化。以前的主要参与者是成熟的工程公司,现在出现了许多初创企业和专业的增材制造公司。自2001年以来,全球共有5万多个3D打印技术相关国际专利家族(IPF)。

美国、欧洲和日本公司处于领先位置

欧洲和美国正在引领全球3D打印创新竞赛。美国位居榜首,2001至2020年间,所有IPF中有39.8%与增材制造有关。欧洲(具体指的是39个EPO成员国)紧随其后,占32.9%。这些地区合计占全球3D打印创新近四分之三。日本占所有3D打印IPF的13.9%,中国和韩国分别占3.7%和3.1%。在欧洲,德国是领先者,占欧洲份额的41%,而法国以12%位居第二。

图片 3

美国、欧洲和日本公司都跻身增材制造专利申请人前20,其中前3是通用电气、雷神和惠普。西门子位居第四,是欧洲最大的申请人,拥有近1000个IPF。排名靠前的申请人主要是来自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但也包括了几家专业的3D打印公司和初创公司,这说明推动3D打印技术的申请人具有多样性。

图片 2

高校和公共研究机构的作用

高校和公共研究机构(PRO)为3D打印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约12%的3D打印IPF申请是由高校或公共研究机构提交的。每3个与生物材料开发相关的IPF和每两个与器官/人体组织3D打印相关的IPF申请就有一个来自高校或公共研究机构。

在排名前十的高校、专业机构或医院中,有5家位于美国。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拥有221个IPF。中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是唯一进入前十的亚洲机构,前十机构中还包括了两家法国研究机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和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以及荷兰国家应用科学研究院(TNO)。

3D打印正在颠覆众多传统行业

快速成型制造消除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传统技术限制,减少了浪费,并为大规模定制铺平了道路。3D打印已经不是一项小众技术,正在改变越来越多行业的生产方式。自2010年以来,健康、医疗和运输行业吸引了大部分3D打印应用。然而,随着3D打印技术在塑料、金属、陶瓷甚至有机细胞等越来越多材料上的应用,增材制造在工具、能源、时尚、电子、建筑甚至食品行业的应用也出现了快速增长。

在2001至2020年间发布的所有IPF中,约有五分之一属于健康和医疗领域(共计1000个IPF)。增材制造特别适用于病人专用植入物和解剖模型。高校、专业机构和医院在专利申请人中的比例高于平均水平,很大程度上归因于3D打印在医疗应用方面的进步。在运输这个第二大领域,增材制造可用于改进产品开发和批量生产,在过去十年中注册的IPF超过了7000件。

来源:https://www.epo.org/en/news-events/news/patent-filings-3d-printing-grew-eight-times-faster-average-all-technologies-last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