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ad研究所在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上获得了CRISPR-Cas9案胜利

Broad研究所在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上获得了CRISPR-Cas9案胜利

9月,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宣布了备受关注的博德研究所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RISPR-Cas9专利纠纷判决。法院维持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的裁决,这个判决判定博德研究所的专利申请并没有干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该技术申请的专利,这对这所西海岸大学造成重大打击。然而,两位创新者之间的纠纷将持续下去,加州大学仍然可以进行行政和地区法院诉讼,另外,其他一些CRISPR-Cas9专利申请可能会引发进一步的冲突。  

背景消息

CRISPR/Cas9技术就是目前治疗基因突变唯一的最好选择。2012628日,来自维也纳的伊曼纽尔·夏庞蒂埃(Emmanuelle Charpentier)与来自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珍妮佛·唐纳(Jennifer Doudna)两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确认CRISPR/Cas9系统能够在体外实验中,按照设计定点DNA的特定部位进行切割。她们认为未来有潜力利用这个(CRISPR/Cas9)系统,通过操作RNA来对基因组进行编辑201313日,《科学》再度刊登了有关CRISPR/Cas9的重磅文章。来自MIT与哈佛的张锋团队首次将CRISPR/Cas9技术应用到了哺乳动物细胞内,并证明CRISPR/Cas9系统能够在几周内建立起小鼠的疾病模型。201310月,张锋所在的Broad研究所提出了一项加急专利申请。20144月,张峰团队获得美国专利及商标局的批准,成功以CRISPR/Cas9系统申请到了操纵DNA序列的系统方法和组成的专利。

早在张锋递交专利申请前7个月,夏庞蒂埃与唐纳就已递交了专利申请,只是一直在审查之中。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以及支持她们的人认为,在当时先递交者获得专利的规则下,这项专利应属于她们。支持张锋的人则认为在他申请专利时,规则还是旧版的先发明者获得专利。更早显示这项技术能够在哺乳动物中得到应用的张锋,才是这项专利的拥有者,为此张锋还特地找出2012年的实验手稿,以此来证明自己才是专利的所有者。

2017215日,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美国专利及商标局终于做出裁决——三名法官一致认为张锋所在的Broad研究所申请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专利,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唐娜和夏庞蒂埃的CRISPR/Cas9发现,并不存在冲突(“no interference in fact”)。换句话说,两家申请的专利涵盖并不重复,因此张锋与Broad研究所继续保留在2014年获批的CRISPR/Cas9专利权。随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对此进行上诉。


丁培,卢欣宇编译自:The big life sciences IP developments in September https://www.iam-media.com/law-policy/life-sciences-september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