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引言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当今社会最严峻的健康挑战之一,对全球范围内的人口健康和医疗系统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多种类型,其中冠心病(冠状动脉疾病)、中风(脑卒中)、高血压(高血压病)是最常见和严重的类型。在中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经济和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的负担。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于2023年12月发布科技创新2030-“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重大项目2023年度公开项目申报指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方向上,根据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类别列出了多个指南任务。本分析将对中国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科研产出情况(论文及专利)进行分析,涵盖了科研成果创新趋势和主要产出机构、领域主题分布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旨在为产业界从业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的参考,以推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II. 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科研成果概览
1. 科研成果产出申请趋势:
近十年(2014年-2023年)WOS的SCI中国论文检索结果为论文总数7995篇。图1展示的是近十年来中国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论文的发展趋势。
图1 近十年论文的总体趋势
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为34263件(检索结果为中国专利45905件,其中中国专利发明申请34263件)。图2展示的是近十年(2014-2024)心脑血管疾病领域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发展趋势(因专利申请信息公开有时滞,近几年发明专利申请数据未完全公开并被统计进来)。通过申请趋势可以从宏观层面把握分析对象在各时期的专利申请热度变化。
图2 近十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发展趋势
2. 主要论文发表机构及专利申请人:
表1展示主要论文发表机构,心脑血管相关论文的主要发表机构有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等。
表1 论文的机构分布情况
序号 |
机构 |
数量 |
序号 |
机构 |
数量 |
1 |
首都医科大学 |
1114 |
11 |
浙江大学 |
248 |
2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530 |
12 |
南方医科大学 |
229 |
3 |
中国科学院 |
376 |
13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220 |
4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352 |
14 |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216 |
5 |
复旦大学 |
329 |
15 |
四川大学 |
214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327 |
16 |
中南大学 |
195 |
7 |
北京大学 |
302 |
17 |
华中科技大学 |
178 |
8 |
中山大学 |
268 |
18 |
苏州大学 |
176 |
9 |
郑州大学 |
256 |
19 |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
169 |
10 |
南京医科大学 |
255 |
20 |
武汉大学 |
169 |
图3展示的是中国心脑血管相关专利申请人类型的分布。通过该分析可以明晰创新主体的类型,其中企业占比较大,达54.56%。
图3专利申请人的类型分布
图4展示的是按照所属申请人(专利权人)的专利数量统计的申请人前20的排名情况。排名前5的有中国药科大学,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和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图4申请人前20排名情况
图5展示的是按照所属申请人(专利权人)为高校的申请人前20的排名情况。近十年所属申请人(专利权人)为高校的中国专利申请数量为7355件。排名前5的有中国药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和中山大学。
图5高校申请人前20名排名情况
表2展示的是所属申请人(专利权人)为高校的专利发明人前20名的排名情况。
表2 发明人前20名排名情况
序号 |
发明人 |
专利数量 |
所属高校 |
序号 |
发明人 |
专利数量 |
所属高校 |
1 |
李红良 |
46 |
武汉大学 |
11 |
杨鹏 |
21 |
东南大学 |
2 |
邓勇 |
43 |
四川大学 |
12 |
张岩 |
20 |
北京大学 |
3 |
孙宏斌 |
30 |
中国药科大学 |
13 |
梁广 |
20 |
温州医科大学 |
4 |
陈卫 |
29 |
江南大学 |
14 |
温小安 |
20 |
中国药科大学 |
5 |
赵建新 |
27 |
江南大学 |
15 |
刘明耀 |
19 |
华东师范大学 |
6 |
宋青 |
25 |
四川大学 |
16 |
巫秀美 |
19 |
大理大学 |
7 |
张灏 |
25 |
江南大学 |
17 |
李培峰 |
19 |
青岛大学 |
8 |
王磊 |
24 |
中国药科大学 |
18 |
王伟 |
19 |
南京医科大学 |
9 |
王刚 |
22 |
江南大学 |
19 |
赵昱 |
19 |
大理大学 |
10 |
邵长伦 |
22 |
中国海洋大学 |
20 |
刘志国 |
18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要发明人的合作团队
图6展示了中国专利(申请人为高校)主要发明人的合作团队。
图6 中国专利(申请人为高校)主要发明人的合作团队
3. 科研成果主题研究领域或者热点研究领域分布情况:
论文关键词的聚类分析
图7 论文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论文方面,主要涉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关键词包括细胞凋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风险因素、磁共振成像、糖尿病、脑出血、临床病例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专利聚类分布
图8 中国专利申请主题词聚类分析
专利聚类分析(分析数量为前10000件)结果包括风险预警、风险预测,杂环烷基,氨基酸序列、抗原结合片段,银杏叶提取物、地龙蛋白,转化细胞,cvd标志物,中药制剂防治,生物治疗剂、阿兹海默症等关键词。
专利主要技术分支分布情况
中国专利申请中,申请人为高校的专利数量有7355件。图9展示了专利主要技术分支分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技术领域研发热点
图9 专利主要技术分支分布情况
III.结语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中,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包括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和新技术研发,这对科研机构和企业提出了巨大要求。当前,心脑血管领域在学术和专利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等机构在论文发表方面居领先地位,反映了中国在心脑血管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企业在专利申请中占有较大比例,表现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积极参与。中国药科大学、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在专利申请人排名中表现突出。专利发明人的排名和合作团队的展示突显了高校和产业界在心脑血管研究中的协同合作。关键词聚类分析表明论文涵盖了细胞凋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磁共振成像等多个关键主题。专利领域涉及风险预警、转化细胞、中药制剂防治等关键技术分支。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学术进展,也为心脑血管领域的创新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